麻將X表情符號

趁著7月17日世界表情日即將到來,我們來聊聊另一個有趣的話題:麻將跨界表情。

我們將麻將推廣為一種具有高文化內涵的健康社交遊戲。在科技拉近人與人距離的時代,麻將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把人與人聯繫在一起,讓人們在桌子上面對面地交流,人們不僅可以用語言交流,還可以看到彼此的面部表情,從而揭示出他們的想法。情緒。

如今,我們經常通過應用程序、電子郵件互相發短信或在其他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帖子。沒有情感,言語就會變得非常冷漠和沒有人情味。有時,甚至會引起誤會和爭吵。為了給文字注入情感,表情符號和表情符號被發明了。 1982 年,計算機科學家 Scott Fahlman 首次將表情符號付諸實踐,1999 年,栗田茂隆 (Shigetaka Kurita) 為日本品牌 NTT DoCoMo 設計了 ​​176 個表情符號作為手機功能。栗田先生謙虛地否認自己是這些表情符號的設計者,但他從日本漫畫、天氣、街道標誌象形圖到漢字等各種來源中汲取了靈感。我們常見的笑臉黃臉被聲稱是笑臉公司的知識產權,這一點在早期的法庭案件中受到了質疑。

表情符號這個詞經常被誤解,它並不是一個源自英語單詞“情感”的詞。這只是一個令人高興的巧合。它實際上是由日語單詞“Picture”、“e 繪”和“Moji”文字組成。而“emoji”這個詞意味著所有形式的圖標,而不僅僅是面部表情。自問世以來,深受人們的歡迎,目前數量已增至3000個左右,其設計也因創作者而異。為了使這些圖標可以跨平台和國家進行翻譯,自 2010 年起它們被標準化為 Unicode,這樣即使它們的設計略有不同,也可以讀取相同的含義。

據統計,人們發現在文本中添加表情符號或表情符號的消息發送者更加平易近人。我相信我不需要給你們所有的數字來證明這些情感符號在我們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僅憑“喜極而泣的臉”在2015年被牛津大學評為“年度詞彙”這一事實字典。

對我來說,表情符號不僅是圖標,而且對我作為一名藝術家來說是很好的教訓。與文字相比,圖像更直觀、更有效地傳遞信息。孩子們在掌握任何語言之前就可以閱讀圖畫故事書。作為一個熱愛畫畫,特別是畫人物、肖像的人,以及一些欣賞小事大事的人,我特別努力地學習漫畫。只需幾條線條和形狀,就能將情感傳遞給觀眾,無論其來源如何。簡單地通過眼睛、眉毛、嘴巴、手的形狀,你就可以看出它是快樂、悲傷、驚訝、憤怒、無聊、思考等。有了這些知識,我就能理解為什麼一幅畫會喚起我的某種感覺,同時,我可以通過我的繪畫更好地與觀眾分享我的想法和感受。

為了好玩,我創建了一組麻將表情符號來展示麻將如何成為創造力的良好媒介。它們被製成包袋和 T 卹。其實我不是第一個把麻將圖標看成像形的人,我們有“四萬咁口”之類的術語,也稱Anson Chan 為“陳四萬”,很多麻將牌都以它們看起來的東西來命名。看起來像。它們非常有趣,可能會成為為中文觀眾準備的粵語劇集的主題。

我可以用麻將製作這些表情符號,因為在不同的麻將牌中,有各種各樣的視覺語言。它包含直線、直線、斜線、形狀、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鳥花等物體,以及發、中、四個方向等符號。

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創作。

返回網誌
1 / 3